一文让你读懂中国食物的变迁历史_中国食品联络站资讯信息_世行联欢迎你!

首页 >中国食品联络站[首席站长:]

  

一文让你读懂中国食物的变迁历史

报名参加

阅读:610 发布时间:2021/11/5 0:29:06 发布人:g1

 

    一、时代划分

中国食物历史变迁大体形成了这样一些历史脉络:经历了从茹毛饮血(“有巢氏”时代、“燧人氏”时代)、播种百谷(“伏羲氏”时代、“神农”时代)、五谷六畜(农牧并举)、南稻北麦(农主牧辅),到今天农牧并进的历史进程。


“有巢氏”时代

人类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两三百万年,其中99%的时间里,人们几乎完全依赖于自然而生存, 或栖身洞穴,或构木为巢,或逐水草而居。自然界一切可食之动植物都是人类的食物,所谓“生吞活剥”、“茹毛饮血”,反映的就是这种生存状态。

“燧人氏”时代

人们因烈日干燥、火山爆发等自燃起火而吃到了烧熟或烤熟的食物,发现它们更加美味,也更便于消化。他们尝试保留火种,进而发明了“钻木取火”的生存技能,人类饮食文化进入熟食阶段,也叫“燧人氏”时代,火的利用是人类饮食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。

“伏羲氏”时代

为了获得更稳定的动物食品来源,先人开始尝试圈养动物,地上跑的“野兽”驯化成“家畜”,天上飞的“野禽”驯化成“家禽”。“家”字“屋”中有“豕”(猪),反映了野猪向家猪驯化的历史过程。

 “神农”时代

因季节变化所致的动植物资源的不均衡及人口增加的因素,驯养动物之外,人们也开始尝试播种植物。这就开启了以农耕文明为特征的神农时代。

二、不同食物的变迁

小米:“主食”变“杂粮”

小米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,其领先地位维持了数千年,留下了深厚的文化记忆。

夏、商、周时期的中国农耕文化主要是“粟文化”。西汉晁错的《论贵粟疏》全面论述了“重农贵粟”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,将“贵粟”与“重农”等同,可见粟在当时民食中的重要地位。中国现存最早农书《齐民要术》所记粟的品种多达86个,居于麦、稻之前,为当时第一大作物。粟在中国北方粮食作物中的主导地位一直维持到了唐代。

唐初征收赋税仍以粟为主,小麦仍被视为“杂稼”、“杂粮”。宋元以后随着小麦和稻作经济的发展,小米地位日趋下降,民国时期(1931)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已不足10%,今天则只占1-2%,仅为小麦消费量的1/120。

小麦:粗粮变细粮

小麦虽然在4000年前已传入中国,但起初种植并不广泛。当时人们像吃稻米一样食用小麦,称“麦饭”,因颗粒坚硬,口味较差,也不便消化。

传说在鲁班发明石磨后,麦由粒食变为“面食”,随着汉代以后石磨的推广,小麦的种植面积日渐扩大,进而推广到南方地区。中唐以后,粟麦轮作推广,小麦逐渐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。

到了宋代,虽然中国主粮仍为粟、麦、稻,但相对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,北方小麦生产消费已远超小米。经过宋代的发展,中国面食体系基本成型,形成了馒头、包子(包括饺子)、面条、饼为代表的四大品类,沿承至今。

大米:后来居上

中国是世界稻作起源地,然而,晋代以前,中国南方一直地广人稀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北方兵燹连年,大量北人南迁,尤其是唐安史之乱以后,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。此时,稻米不仅为南方主食,也供养北方的城市和军队。

从“饭稻羹鱼”到“鱼米之乡”,虽然生产、生活方式看似没什么变化,但南方稻作经济在国家经济和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从“苏湖熟,天下足”到“湖广熟,天下足”,反映了南方稻作经济日渐扩展的发展趋势。

肉:逆袭的猪肉

尽管先秦文献中关于“羹”(即肉汤)的记载名目繁多,羊羹、豕羹、犬羹、兔羹、鳖羹、鱼羹等等,让人大流口水,但它们绝大部分只出现在皇室贵族的餐桌上,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。

这种“粮多肉少”的局面,直接奠定了中国人主副食相结合的饮食结构:供应相对充足的主食负责充饥,奢侈的副食——北方的禽畜肉、南方的水产乃至品种有限的蔬菜——则作为辅助下下饭、解解馋。几千年过去了,我们的胃依然保留着远古的记忆,即使是号称“无肉不欢”的食客,也很难坚持顿顿去西餐厅饕享硕大的牛排。

中国人对猪肉的热爱倒是比很多人印象中要晚得多。从《礼记·王制》中的排序便可看出,作为一种食物,猪肉的地位远不如牛羊肉,甚至都比不上狗肉。直到物产大大丰饶的唐代,人们的肉食还是以羊、鸡肉为主。此外,梁代名医陶弘景和唐代名医孙思邈都认为猪肉“味苦,虚人”,久食容易生病,这也间接导致了猪肉成为一种“平民食品”。

然而,随着“东坡肉”的发明,猪肉大受欢迎,再加上宋朝羊肉供应逐渐紧缺,前者渐渐有取而代之之势。尽管随后蒙古族的南下、元朝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猪肉地位的上升,但它还是在明朝初年成了中国人的首选肉食,并获封“大肉”称号。

蔬菜:自立门户在宋朝

要谈“吃”,宋朝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时间点。学界普遍认为,“中华料理”从中古到近代的转变就发生在这一时期。

宋朝航运发达,南北交通往来便利,南方的水稻、水产品和水果被大量运输到北方,北方的面食也逐渐进入南方,首次实现了食物上的“大一统”,但最重大的转变还是素菜的兴起。在唐代及之前,人们皆以肉食为美,蔬菜往往作为主食分量不足时的补充,比如剁碎了混在谷物中做成蔬菜饭,或者在鱼、肉羹中作为佐料出现。

到了宋朝,素菜才开始以独立菜系的面目出现。这时,中国的蔬菜种类已经相当齐全,甚至出现了以销售为目的的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,黄瓜、茄子、芹菜、萝卜、白菜、冬瓜、竹笋、菌类都是畅销产品。

历史上的两次大规模引进异质文化为之做了不少贡献:第一次是在东汉时期,张骞两次出使西域,沿丝绸之路带回了苜蓿、胡豆、胡葱、大蒜、胡荽(今香菜)等;第二次是在唐朝,菠菜、榨菜、浑提葱等从尼泊尔来到中国。此外,宋代豆制品的制作技术日趋完善,也为素菜家族添色不少。

三、中国食物历史变迁特点

01

寻求充足而稳定的食物来源是人们生存的第一要务

02

作物种类、空间和时间的差异配置较好地抵御了毁灭性自然灾害,让中华民族拥有更强的承受力,文明得以长期延续

03

以吃得更营养、更丰富作为发展动力

04

南北交流、汉少融合、东西交汇是丰富中国食物原料重要推力


联系方式[请注册登陆,打卡后查看]
   无内容, 开放。

更多参考: 无内容, 开放。


我的资讯[按发布时间]

1、内蒙古欧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简介

2、长春欧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概况

3、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简介

4、石嘴山银行简介

5、宁夏石嘴山市矿业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简介

6、石嘴山市星瀚市政产业(集团)有限公司概况

7、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概况

8、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简介

9、大连市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简介

10、吉林长春产权交易中心(集团)有限公司概况


部分会员[按打卡时间]


精彩资讯[我要制作]

转发复制:一文让你读懂中国食物的变迁历史。详情:①、关注“世行联”,点菜单的官网,顶部搜:9943;②、wtawta.com/w/9943

报名参加 参数设置 本人修改